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培训课程 红色讲堂 红色文创 苏区人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证书
师资力量
基地展示
苏区教学点

章贡区

浏览:次  更新:2020-06-30


中共赣州支部遗址


image.png

中共赣州支部遗址---章贡区大新开路


       中共赣州支部遗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大新开路。

       1926年6月,为迎接北伐军进军赣南,奉中共江西地委指派,共产党员曾天宇、朱由铿以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特派员身份来到赣州,从事筹建国民党县党部和发展中共组织的秘密活动。不久,因反动军阀向商界勒捐,曾天宇被捕入狱,朱由铿则避往广东南雄,与共产党员陈赞贤会合。8月初,经请示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刘少奇同意,陈赞贤辞去南雄县总工会委员长兼国民党南雄县党部常务委员职务,以中华全国总工会特派员身份,与朱由铿一道返回赣州,秘密开展活动。不久,他们与在上海工专读书时加入共产党并于同年7月先期返回赣州从事革命活动的赣县籍共产党员谢学琅取得联系,于同年8月间成立了赣南地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ー一中共赣州支部,朱由铿任书记,陈赞贤、谢学琅分别任组织干事和宣传干事,隶属中共江西地委,机关设在大新开路黄家祠。10月,中共赣州支部升格为中共赣州特别支部

        中共赣州支部遗址原为黄家祠,后改建为住宅小区。



中共赣州特别支部干事会成立旧址


image.png

中共赣州特别支部干事会成立旧址---章贡区西津路郁孤台


        中共赣州特别支部干事会成立旧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西津路郁孤台公园。

        1926年9月6日,北伐军第十四军攻克赣州后,中共赣州支部发展朱如红、谢家禧、顾光理、黄志香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支部干事陈赞贤回南康发展党组织,建立了中共南康支部;支部书记朱由铿去兴国,建立了中共兴国支部。与此同时,从广州回赣南开展革命活动并随北伐军第十四军到达赣州的共产党员陈奇涵、萧韶、钟友千等,也与赣州支部取得了联系。10月上旬,为加强对赣南工作的领导,根据江西地委的决定,中共赣州支部升格为中共赣州特别支部,特支成立大会在位于赣州市章贡区西津路田螺岭上的郁孤台召开,陈赞贤当选为特支书记,朱由铿、萧韶、钟友千为干事,特支机关设在田螺岭下的广东会馆。至12月,特支下辖南康、兴国、信丰、大余、崇义、上犹、于都等7个支部和宁都、安远2个党小组。11月,中共贛州特支在赣州举办赣南工农运动训练班,招收学员92名。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在学员中发展党员59名,其中,赣州城和城郊参加学习的23名工农学员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着赣南工农运动和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中共赣州特支升格为中共赣州地委,下辖7个支部、1个特别支部、1个中心支部。7月,中共赣南地方组织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被迫停止活动。

     中共赣州特别支部干事会成立旧址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隅的贺兰山(俗名田螺岭)上。以山势高埠、郁然孤峙而得名。始建年代不详。在唐代就已经是赣州著名的游览地,度州八境之一。唐代时虔州刺史李勉曾登台北望,将台更名为“望阙”。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时,曾留有名作《書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后屡经废兴,仍名郁孤台。1983年按清代格局重建,仿木钢筋混凝士结构,台有3层,高17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1985年12月,被列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6月,被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1月,被列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赣南特委遗址



       中共赣南特委遗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营角上路与东营路交汇处。

       1927年10月下句,中共江西省委为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整顿恢复和重建赣南各县党组织,领导赣南农民武装暴动,派遣省委候补委员汪群以及萧韶等从赣西万安来到赣州设立赣南特委,汪群任特委书记,萧韶、丘倜、任鼎轩、陈俊魁、李世仙为委员,特委机关驻赣州城南门外柴火坪,下辖赣州县委,南康临时县委,信丰区委,于都中中共贛南特委遺址一一章贡区营角上路心支部,兴国、崇义等特支。1928年1月10日,中共江与东营路交汇处西省委常委会议专门讨论武装割据赣西南问题,作出了《关于赣西南目前工作决议案》、.决定调整党的领导机构,撤销赣南和赣西两个特委,成立赣西南特委,统一领导赣西、赣南各县党组织。

    中共赣南特委遗址原为当地农民住宅,20世纪80年代改建为商住楼。


image.png

中共赣南特委遗址---章贡区营角上路与东营路交汇处



中共赣南临时特委旧址



        中共赣南临时特委旧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西津路田螺岭10号

        1928年2月,中共江西省委重新制定了《江西全省总暴动工作计划》,明确赣西南为全省总暴动的爆发点。但由于万安暴动失败,国民党军队占领了万安、遂川、泰和等县城,设在赣州的赣西南特委不便指挥赣西各县党组织,省委决定撤销赣西南特委,分别成立赣南特委、湘赣边特委和吉安县委,领导赣西南各县党组织。2月下句,中共赣南特委重新成立,特委机关设在赣州古城巷2号,曾延生任特委书记。3月23日,赣南特委遭驻赣州城的国民党独立第七师刘土毅部破坏,正在赣州领导武装暴动的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原赣西南特委书记宛希俨,赣南特委书记曾延生及其妻子蒋竞英,特委委员任鼎轩、陈俊魁、李世仙,特委机关报《红旗报》主编萧华燧,省立衣林学校支部书记张相椿,省立第二师范支部书记张志乾等13名中共党员和10余名“嫌疑者”被捕,宛希俨、曾延生、蒋竞英、任鼎轩、陈俊魁、李世仙、萧华燧、张相椿、张志乾、刘雄、萧传伊、刘元桂等12人在赣州被杀害,特委被迫停止活动。同年4月,中共江西省委又派汪群来到赣州,成立了中共赣南临时特委,汪群任书记,丛允中、丘倜和工人农民党员各一人为委员,临时特委机关设在赣州城内田螺岭10号,仍隶属中共江西省委领导。南临时特委成立后,迅速恢复了赣县、南康、信丰、于都、兴国、宁都、寻鸟等县的党组织,并联络各地仍在坚持斗争的农民暴动队伍,建立了小块梅花式武装割据区域,为开辟赣南革命根据地莫定了基础。10月18日,由于叛徒告密,中共贛南临时特委又遭破坏,汪群和妻子贺服丹被捕,次年1月,汪群夫妇在赣州卫府里广场英勇就义。

    中共赣南临时特委旧址属于19世纪的青砖瓦平房,砖本结构,面积295.2平方米,背山面水,房屋较破旧,2012年列人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项目,现已修复。


image.png

中共赣南临时特委旧址---章贡区西津路田螺岭10号



《红旗报》编辑部遗址

   

      《红旗报》编辑部遗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和平路41号。

        1927年10月下旬,中共赣南特委成立后,创办了机关刊物《曦光报》。1928年1月,《曦光报》更名为《红旗报》,由大革命时期的赣州工运骨干、共产党员萧华燧担任主编。《红旗报》紧密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进行反国民党政府、反军阀混战、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农民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等方面的宣传,并发表了特委关于组织农民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指示、评论和夺取政权的宣言。为了更通俗地向群众宣传暴动意义,还编写了工农暴动歌:“我们大家来暴动,消灭恶地主,农村大革命,打土豪斩劣绅,一个不留情,建立苏维埃,工农来专政。”从而使“农工暴动起来”“实行土地革命”“打倒土豪劣绅”等暴动口号传遍乡村。3月23日,赣南特委遭敌破坏后,《红旗报》随之停刊。

      《红旗报》编辑部原址已毁,现为赣州市经贸委商住楼。


image.png

《红旗报》编辑部遗址---章贡区和平路41号



筹组赣州总工会会议旧址



       筹组赣州总工会会议旧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八境公园内。

      中共赣州支部和赣州特支成立后,十分重视发动和领导工人运动的开展。中共赣州特支领导陈赞贤、萧韶、钟友千亲自深入到工人群众中,了解エ人疾苦,与工人谈心交朋友,发动工人组建工会。1926年10月中句,中共競州特支在八境台召开了筹组赣州总工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行业工人代表40余人,还有部分农民和学生代表列席会议。会上,陈赞贤分析了全国工运形势,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工人贫困的原因,指出:工人是最革命、最先进的一个阶级,工人要在革命中起先锋带头作用”,并针对个别工人对组织工会的模糊认识.进行了谁养活谁的阶级启蒙教育,提高了工人代表的思想党悟。陈赞贤还介绍了省港大罢工的斗争情况,给与会代表很大的鼓舞。会议一致同意成立赣州总工会筹备处,并选举了13名筹备员,陈赞贤当选为主任,钟友千、萧部为常务筹备员。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赣州工人运动风起云酒地开展起来。筹组赣州总工会会议旧址八境台,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由当时的虔州知州孔宗翰所筑,筑后绘《虔州八境图》求诗于苏轼,苏轼“乃作诗八首,题之图上”,即く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八境台名由此而来。八境台原为木结构,几次毁于火,1983年仿宋式重建,钢筋混凝士仿木结构、台高3层,总高度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2000年6月,被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1月被列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image.png

筹组赣州总工会会议旧址---章贡区八境台



赣州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旧址暨赣县农民协会成立旧址


image.png

赣州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旧址暨赣县农民协会成立旧址---章贡区西津路广东会馆



       赣州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旧址暨赣县农民协会成立旧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西津路广东会馆。

       1926年10月赣州总工会筹备处成立后,赣州各行业工人筹建工会的工作迅速形成高潮。1926年11月初,在中共赣州特別支部领导下,赣州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西津路广东会馆隆重召开。参加大会的有各基层工会和工会支部的代表10人,兴国、南康、万安等县的特邀工会代表和农协、学联等革命团体,以及驻军政治部的来宾列席了大会。大会由钟友千主持。赣州总工会筹备处主任陈赞贤作了《筹备工作报告》,萧部作了关于《赣州总工会组织章程、组织法的起草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以陈赞贤为委员长,钟友千、萧为副委员长的赣州总工会执行委员会。为保障工人运动的顺利开展,会议还批组建了有500多名工人参加的競州工人纠察队,萧部兼任总队长。赣州工人热烈祝贺总工会的成立,赠送匾额一块,题有“工人堡全,革命先锋”8个大字,表达了工人们对总工会的高度信任和期望。其后赣州总工会领导各行业工人开展了以“保障职业、増加工资、改善待遇、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为基本内容的斗争。11月7日,赣州总工会发动和组织赣州钱业工会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并取得了胜利。1927年3月6日,国民党军右派军官绑架并杀害了陈赞贤。5月,国民党“清党军”进驻赣州,成立赣州特別“清党”委员会,大肆搜捕共产党和工农运动领导人,赣州总工会及下属各行业工会停止活动。

       在领导工人开展斗争的同时,中共赣州地方组织也非常重视农民运动。1926年11月下旬,在广东会馆召开了资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各区、乡农民协会代表96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农民协会章程》,并选举顾光理、黄家煌、谢学琅、刁友三、蓝启祜、李灿春、陈铁等7人为赣县农民协会委员,顾光理为主席。农民组织起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国共合作的政治形势,农民协会并以展开了以“二五”减租为中心的反封建斗争。

       赣州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旧址暨赣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旧址原为广东商会会馆,建于清同治五位于塘年(1866年),建筑面积947.2平方米,砖木结构,是一栋岭南风格的建筑。2000年6月,被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该会馆作为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项目之一,修缮一新。



红军攻打赣州遗址



       红军攻打赣州遗址分別位于統州市章贡区赣江路东河大桥桥下城墙和赣州城西津门。

       赣州是赣南的政治经济中心,是连接赣粵两省的军事要地,三面环水,城墙坚厚,易守难攻,素有铁赣州”之称。驻守競州的敌军为国民党军第十ニ师第三十四旅,以及由赣南17个县的地主武装组成的17个民团大队。在赣州以北的峡江、吉安、万安一带有蒋介石的嫡系部队5个师,在赣州以南的大余、南雄、留关一带还有广东军阀的10多个团,赣州一旦遭到红军攻击,蒋军、粤军均能随时增援。为开辟和扩大中央苏区,1930年3月至1932年3月,红军数次攻打赣州。1930年3月,毛泽东带领红四车第一次攻打赣州,红四军围攻赣州城3天未克。8月上旬,刚组建不久的红二十二军再次攻城未克。11月,红三十五军又在赣南地方武装配合下,攻打赣州城,但仍未奏效。这几次攻城虽未成功但红军本身也未受到损失。



12.png

红军攻打赣州遗址---章贡区东门炮城

image.png

红军攻打赣州遗址---章贡区西津门


       1932年1月10日,中革军委再次下达了攻取赣州城的军事训令,要求中央红军坚决夺取赣州城,并以赣州为中心向北发展,争取革命在江西省的首先胜利。其部署是:以红三军团和红四军为主作战军,其中红三军团之第七军和红二师担当攻城任务,红一师位于沙石埠为预备队,红四军之第三师位于塘江及其以北地区监视可能增援赣州之蒋军,并截击可能由赣州北逃之敌,红四军之第十师、第十ー师和第十二师及红三军团之第三师分别位于南康、新城、杨眉寺及王母渡地区,阻击可能増援赣州之粤军。2月4日至6日,红三军团和红四军分别由会昌和石城地区进抵赣州附近。赣州守敌立即缩短战线,拆毁城外工事,依城固守。红军占领赣州城近郊的白云山、天竺山等攻城出发阵地。23日红军实施攻城,以坑道爆破方式炸开了东门附近的一段城墙,占领了城楼。但在敌人猛烈反扑下,占领城楼的红军部队大部分伤亡。攻打赣州城又一次受挫。

       为解赣州之围,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第十十四两师约2万人増援赣州。2月29日,敌援军从和县进到赣州西北郊,并以一部进入城内。中革军委仍于3月1日向部队发出“坚决夺取赣州,乘胜消灭来援敌人”的训令,増增调原在石城以南地区整训的红五军团参战,并重新调整部署,以增强攻城力量。3月4日,红军再次以坑道爆破手段攻城,将东门附近城墙炸开宽约20丈的缺口,但因敌人预先在东门内赶筑了一道拱墙,凭险顶抗,红军仍未能攻克。此时,敌援军第十一师已有4个团进入城内,并在西门与南门之间挖掘了3条出击坑道。3月7日凌晨2时,正当红军攻城部队积极准备继续爆破攻城之际,城内敌军5个团同时出击,城外敌军一部由赣州城西南之杨梅渡、南桥间渡过章水,从侧后配合。在敌人突然袭击下,红军攻城部队一时陷于被动,幸有红五军团之第十五师及时增援,以大刀同敌人肉搏,才掩护红军攻城部队撤出战斗。

       红军攻打赣州遗址一一赣州古城墙,最早由唐末卢光稠所筑,当时是土城。北宋嘉祐年间(1056一1063年),孔宗翰任虔州知州时,改用青砖修筑城墙。后来经过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尤为珍贵的是,城墙内外保存了数以万计的纪年、纪事、纪修城官更和窑户姓名的铭文城砖,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宝贵档案。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城门等设施齐全。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金门4座,古城墙有364米。这些城墙、城门不仅成为游览景点,而且至今还在为州城的防洪发挥重要作用。赣州古城墙1985年12月被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景点。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1月,被列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楼梯岭会议旧址


image.png

楼梯岭会议旧址---章贡区沙石镇楼梯岭村陈氏民居


       楼梯岭会议旧址位于競州市章贡区沙石镇楼梯岭村上陈屋组陈氏民居。

       红军为开辟和创建中央苏区,曾先后数次攻打赣州。1930年3月12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年从吉安东固抵达兴国县城,决定乘虚攻打赣州城。3月16日,红军从东、西、南三面向赣州城发起猛攻,但因地形不利和缺乏攻城武器,激战3天未克。18日,毛泽东率部撤出战斗,并在赣州城郊沙石埠的楼梯岭陈家祠堂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史称楼梯岭会议),讨论当前形势和今后的行动计划,认为:吉安、吉水、永丰一线有敌军3个旅的兵力、红军哲时不宜北进。南、闽西地区敌车兵力空虚,红军正好发展苏区,以打通闻、粵、贛3省的边界联系。19日,根据会议精神、前委发布了(关于分兵争取群众的意义及工作路线》的第三号通告,决定利用敌人兵力空虚之机,以3个月为期、在南8县、粵东北7县和闽西5县范围内,分兵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红军、扩大与现固苏维埃区域。与此同时,红六军也以3个月为期,分兵赣西南地区,扩大与巩固苏区。红五军第一步是配合红六军在赣江上游工作,第二步是返回湘鄂赣边,扩大湘东、鄂南、赣北的红色区域,打通赣北与赣西的道路。同时,要求赣南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武装配合红军行动。红四军赣南“三月分兵”,由于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方针正确,领导有力,因而进展顺利,秩序井然,不仅是红军创建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次分兵游击,也是历年来收效最大的一次分兵游击。

      楼梯岭会议旧址系当地陈姓民居,建于20世纪初,土木结构,面积269.28平方米。经陈氏家族修缮,整体结构保存较完整。



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共产党员会议旧址



      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共产党员会议旧址位于競州市章贡区厚德路赣一中内。

       1926年9月上句、北伐军分三路向江西进军,其中第二路军的第二军第五师和第五军第四十六,分别从粤北和湘南直取南。此时,已暗中接受广州国民革命政府改编的军赖世璜第四师公开易帜,打出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旗号,并由会昌、于都向赣州推进。9月6日.杨池生和杨如轩率部奔城向逐川逃窜,第十四军顺利进占州。其后,随军的共产党员陈奇涌、萧部、钟友千等人与中共州支部,在州厚德路的光孝寺召开联席会议,研究了广泛开展赣南工农革命运动、创办《国民日报)等问题。会后,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政治部和中共愤州支部利用《国民日报》这个宣传阵地,大力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与

国家主义派把持的《赣南新报》进行了坚决斗争。10月初,陈奇涵等共产党员奉命继续随军北上赣东北,留下萧韶、钟友千在赣州工作。此后,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提高,工农群众的革命热情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共产党员会议旧止日益高涨,赣州的共产党员也发展到20余名。章贡区厚徳路一中内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共产党员会议旧址原为光孝寺,始建于晋代、被誉为南首刹,占地面积660.3平方米,现仅存有门楼、两廊及第一进殿。2000年6月,被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image.png

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共产党员会议旧址

---章贡区厚德路赣一中内



中共水东区委遗址和东郊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旧址


image.png
中共水东区委遗址---章贡区水东镇虎岗村岭脚下



      中共水东区委遗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虎岗村岭脚下23号,东郊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旧址位于水东镇大庙前。

       1929年5月,中共水东区委成立,胡启发为书记,隶属中共赣县临时执行委员会,下辖七里、下窑、水西、梅林、大庙前等郊区5个支部和八境台、桥儿口、田螺岭、水岔口等城区4个党支部,有党员约100名。水东区委成立后,组建了水东区赤卫队,进行了多次打土豪筹款斗争,还在赣州城内粪草均(现八境公园)设立了秘密交通站,搜集国民党当局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情报,并从赣州城内到赣县茅店、江口建立起了一条地下交通线,沿途设有5个交通站。同年10月,水东区在赣州水东大码头胡启发家中开会时,被敌人包围,胡启发等2人当场牺牲,7人被捕,区委停止活动。1932年2月,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率领一批工作人员深人梅林(现赣县县城)、水东七里、长岗岭、水西赤珠岭等城郊农村。发动群众打土豪分財产,配合红军攻打州城。期间,在县水东大庙前成立了东郊区苏维埃政府和东郊区赤卫队,其管辖范包括赣县梅林,水东七里、下沙窝、长岗岭、关公庙,水西赤珠岭等地。东郊区苏维埃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红军,現固和扩大苏区,打土豪劣绅,捉反革命;支援红军攻打州;动员和保护群众运送食盐、布匹支援中央苏区;为红军转送情报。东郊区苏维埃政府和红色武装一直坚持到1934年底,

       中共水东区委遗址是一栋四扇三间的青砖瓦房,建于20世纪初,占地面积118.8平方米,2012年赣储公路扩建时房屋被拆,现赣储公路从遗址经过。东郊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旧址建于20世纪初,砖瓦房,占地面积83.82平方米。建国后曾为造纸厂车间,周围均为居民房。



中共江西省委遗址


image.png

中共江西省委遗址---章贡区水西镇水西村龙庄上


       中共江西省委遗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水西村龙庄上。

       1938年8月,在中共东南分局及其领导人先后撤离南昌时,为领导全省各地党组织,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江西省委在南昌成立,曾山任书记,机关驻南昌高升巷原张助公馆。1939年3月26日,在日本侵略军即将占领南昌市前タ,省委从南昌撤出迁往上饶。同年1月,再迁競州水西龙庄上。1940年1月,省委在州召开会议,根据一年来,特别是“平江惨案”以来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事件的形势,决定建立武装根据地,以应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突然事变。会后,省委着手在安福县南山建立秘密阵地,并调原湘赣特委书记颜富华任省委组织部长兼军事部长,主持秘密阵地的等建工作,省委机关也从赣州迁安福县与莲花县交界的狮子山。同年7月秘密阵地建成后,再迁安福西南境南山,与湘赣特委同驻一处。7月中旬,中共江西省委遺址一一章贡区水西镇水西村龙庄上由于叛徒告密,省委书记谢育才被捕。12月底,省委完全被破坏。

      中共江西省委遗址原系当地村民王中仁住宅,建于20世纪初,为四墙三间土木结构平房,占地面积109.3平方米,因年久失修,现已倒塌。



“东南工合”办事处暨中共赣州市委遗址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东南区办事处(简称“东南工合”办事处)暨中共贛州市委遗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西津路小学内。

       1939年1月、“东南工合”办事处在西津路原中华圣公会正式成立,后迁到赣州水东沿坳上。“东南工合”办事处第一任主任由艾黎兼任,后来分别由王毓麟、陈志昆担任。办事处设有组织课、财务课、总务课、技术课等机构,管辖江西、广东、福建、浙江、安徴5省28个县级“工合”事务所或指导站

有700多个工业生产合作社、8000多名社员。“东南工合”办事处成立后,中共中央南方局和中共江西省委、中共赣南特委先后派出一批共产党员负责办事处和各县“工合”事务所的领导工作,以工的职业为掩护,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量开展抗日工作、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扩大党在“工合”中的影响。“工合”中的共产党员的努力工作、推动了南“工合”事业的蓬勃发展。直到赣州沦陷、“东南工合”才停止活动。抗战时期南的工业合作运动,对于动员后方的人力物力,支援前方抗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中共南方局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39年3月,日寇侵占南昌后,许多机关、工厂和学校迁来赣州,赣州一时成为抗日前线后方重镇。为了加强党对赣州城市的领导,中共江西省委于1939年7月决定正式成立中共赣州市委员会,隶属于中共赣西南特委,由特委宣传部部长余听(李毓琰)兼任市委书记。8月,余断赴延安学习,由黄路平继任市委书记。中共赣州市委下辖赣县抗敌后援会、赣县抗敌后援会宣慰团、瑞金“工合”讲习班四区保安司令部政工队、“东南工合”办事处、机器合作社、染布合作社等7个党支部,文化工作和青年文化服务社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0余名。市委机关设西津路中华圣公会“东南工合”办事处内。市委成员以“工合”职员为掩护,发动群众壮大党的队伍,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东南工合”办事处暨中共赣州市委遗址原为青砖瓦结构二层楼房,建于20世纪初,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后成为西津路小学校舍,2005年因西津路小学扩建,房屋被拆,其遗址现已成为学校运动场。


image.png

“东南工合”办事处暨中共赣州市委遗址

---章贡区西津路小学内



陈毅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旧址


image.png

陈毅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旧址---章贡区章贡路米汁巷3号


       陈毅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旧址位于驚州市章贡区章贡路米汁巷3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救亡运动汇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迫于多方面的压カ,国民党当局逐渐停止了对南方各游击区的军事“围”,开始与红军游击队谈判。

    9月11日,陈毅作为中共赣粤边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的全权代表,在国民党大余县县长彭育英的陪同下,由大余来到赣州,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代表、江西省抗日义勇军编练处副主任熊滨和新上任的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马葆衍举行抗日合作谈判。谈判在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现米汁巷3号)举行。期间,陈毅义正词严地揭露了国民党报纸对红军游击队的恶意宣传,驳斥了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代表的种种谬论,并现场提交了《国共两党合作意见书(草案)》,提出了6条合作条件:第一,保持共产党军队的独立建制和共产党对其军队的领导;第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保证共产党的合法活动;第三,释放在押政治犯;第四,游击区的保甲长要实行民主选举;第五,在游击区不准逼交以前的老租老债;第六,在红军游击队集中的地点,国民党部队后撤20公里。国民党方面则提出了停止游击活动、停止打土豪、游击队9月底以前在大余池江附近集中整编、游击队整编后须绝对服从政府命令等条件。经激烈斗争,至16日,双方达成了9项协议:一、红军游击队于9月底以前在大余县池江圩附近集中点编二、点编后,一切经费给养概由江西省政府发给,与现有“保安团”官兵享同样待遇;三、所有干部由省政府委用,并派员参与整编和训练;四、游击队经点编后即改为抗日义勇军第×游击(支)队,视人员枪支数目之多寡决定之,俟其他各方受编部队改编完竣后,正式编为国民革命军;五、改编后绝对服从政府一切命令;六、在集中改编期内由国民党江西省令各县政府及部队予以通行并停止进剿,改编部队须严守纪律,不得有所骚扰:七、改编以前由省政府先发国币若干以为集中时给养之用;八、所陈意见准分别酌予呈请核示办理;九、其他事项可派代表来赣随时商承第四区专员公署办理之。从此,赣粵边红军游击队由武装反抗国民党转人集中整训改编,进而转入抗日救亡的新阶段。

       陈毅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旧址米汁巷3号原为国民党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现仅剩大门口牌坊和当时的办公居住用房,面积900平方米。牌坊为砖墙,外用水泥粉刷,办公居住用房为砖木结构瓦房。2010年2月,被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赣西南特委遗址


       中共赣西南特委遗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水西村垇子上。

       1939年4月,为了加强赣西南地区抗日工作的领导,中共江西省委扩大会议決定以遂(川)万(安)泰(和)中心县委为基础,加上競南、赣西地区的党组织和南昌地区撤退到赣西南的党员,建立赣西南集特委。同年5月30日,中共競西南特委正式成立,机关先驻泰和县西南境马家洲老屋村,不久,迁万安县北部部口圩、百嘉等地。书记初为刘符节:1939年12月、由于原遂(川)万(安)泰(和)中心议和县委宣传部长林少元和万安县委宣传部长严保青叛变,刘符节被捕牺牲,之后民由龙振(龚良泉)继任;1940年9月部龙振病故,黄路平继任。特委下属组织兵也屡有变更:特委成立之初,辖吉安、委万安、泰和、遂川、兴国、赣县、于都、汀瑞等县委和赣江河流总支等,同政年11月,増辖吉水、峡江等县委和前方工委(辖新干、清江、丰城等县工委)宁都工委、赣州市委。1940年到194上半年,又先后撤销前方工委,成立丰城县委;撤销州市委,成立“东南工合”工委;撤销赣江河流总支,割断同泰和县委的联系,成立赣州中心县委和吉安中心县委。1939年6月,“平江惨案”发生后,赣西南特委不断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1940年1月,特委从万安百嘉迁入赣州城郊的水西垇子上,并进行改组,龙振为代理书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江西政治形势日益紧张,特委机关从赣州迁吉安。同年4月至5月,又迁遂川良碧洲山区。1941年7至8月,书记黄路平和军事部长谢湖南先后被捕叛变。9月,特委机关和下属党组织全被破坏。

       中共赣西南特委遗址原为吴述沓住宅,建于20世纪初,土木结构瓦房,面积120平方米,现房屋被毁,原址新建了杂房。



image.png

中共赣西南特委遗址---章贡区水西镇水西村垇子上



中共华南分局扩大会议旧址暨叶剑英住址旧址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扩大会议旧址暨叶剑英住地旧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红旗大道63号原赣南纺织厂内。

       为迅速彻底地消灭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解放全广东,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以叶剑英为第一书记、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的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并确定由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组成一个独立兵团,由叶剑英、陈赓统帅、进军华南,担纲消灭国民党粤军余汉谋集团、解放广东全境的任务。10日,叶剑英离开北平南下,于9月初抵达赣州。

        9月7日至20日,叶剑英在赣州南门外的赣县师范学校(原赣南纺织厂内)主持召开了对粤作战会议和华南分局3次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华南分局第三书记方方,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郭天民、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志坚,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政治部主任萧向荣,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雷经天,华南分局秘书长李嘉人、军事组长陈健,赣湘边纵队副司令员黄松坚、副政治委员朱曼平、第二支队司令员刘向东,以及一些准备参加接管广东的军政干部。会议主要讨论了解放广东的作战计划、党政军各级领导机构的组成和干部配备、支前工作和接管城市的政策等问题,并作出了相应的决定,从而为迅速解放广东及整个华南奠定了基础。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扩大会议旧址暨叶剑英住地旧址建于20世纪40年代,为砖木结构盖瓦平房、占地面积328.8平方米。2004年12月,被列为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2月,被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贺煥文烈士墓

      

        贺焕文烈土墓位于州市章贡区湖边镇岗边村岗边排组。

        贺煥文(1871-1938),永新县人,贺子珍、贺怡组妹的父亲・毛泽东、毛泽軍兄弟的岳父。

        1929年2月,贺恰调中共西特委工作(机关设吉安东固).贺焕文在特委机关担任文书,后又任西南特委后方办事处主任。他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荷,完成任务好。1933年,贺恰调中共全县委工作,贺文夫妇也随之来到瑞金。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主方实行战略大转移。根据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安排,由中央苦力运输工会委员长王贤选负责,把贺怡和贺煥文、温土秀夫妇转移到赣州城郊湖边岗边排。贺焕文以斋公名义住进三宝经堂,贺恰则化名为胡招娣。在赣州期间,贺恰时刻不忘革命斗争,根据抗日形势的变化做了大量宣传统战工作,配合地下党组织争取了一些乡保长的同情与支持,在水西街开设了一家水酒店秘密宣传革命,联络同志。贺焕文也经常帮助党组织传送文件和探听消息。1937年9月,贺怡随到赣州与国民党当局谈判的陈毅到油山,重归红军队伍。贺焕文夫妇因年事已高,仍留住岗边排。1938年元月,贺焕文病逝于岗边排三宝经堂。贺焕文病逝后,他的

遗孀温土秀通过党组织辗转到了延安,后在延安病故。1955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贺煥文为革命烈士。

       贺煥文烈士墓建于1941年3月,1983年由县级赣州市人民政府迁建,是一座十分简单的 砖室墓,墓面宽1.8米,高1.38米,墓碑为原墓碑,上刻有“民国三十年(1941)清明日 永新县故处士贺煥文先生之墓  同仁共立”。墓门上方加力横匾石碑,上刻“革命先烈”四个大字。2000年6月,被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image.png

贺煥文烈士墓---章贡区湖边镇岗边村岗边排


    

陈赞贤殉难处与陈赞贤烈士纪念亭


       陈赞贤殉难处与陈赞贤烈土纪念亭分别位于赣州市章贡区章贡路38号和八境公园内。

       陈赞贤(1896-1927)、江西南康人,是中共贛州地方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著名的后又担工人运动领袖之一。1912年考入江西陆军讲武堂,共瑞金1918年在南康创办东山高等小学,倡导新文化,改革旧教育。1919年组织学生声授五四运动,1921年带领一批进步学生赴南昌考入江西省第一师范学校。1922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任少校书记,后因患重病返乡,继续开展革命活动。1925年在南康发展国民党组织,遭北洋军阀通缉,避往广东南雄从事工人运动,并于1926年春加人入中国共产党,任南雄县总工会委员长。1926年8月以全国总工会特派员身份,与朱由铿起返回赣州,创建了中共赣州支部、中共南康支部,同年10月任中共赣州特支书记,后又当选为赣州总工会委员长、江西省总工会执行委员,领导了赣州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

      1927年3月6日晚,在蒋介石的唆使下,国民党右派、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党代表倪弼等,以所谓“制造阶级斗争”“扰乱治安”“破坏社会秩序”等罪名,将正在主持赣州总工会纪念孙中山逝世两周年筹备会议陈赞贤绑架至国民党赣县县政府西花厅(章贡路38号老地委大院),逼迫其在3分钟内签字解散赣州总工会。陈赞贤义正词严地说:“我从事工农运动,何罪之有?你们镇压民众,破坏革命,才是大罪弥天!”接着,又斩钉截铁地答道:“头可断,血可流,解散总工会的字我决不签!”陈赞贤的话音刚落,即遭在场的反动军官射杀。惨案发生后,全国震惊。为抗议国民党右派暴行,赣州总工会决定全市罢工3天,同时派出2个请愿团,分赴武汉、南昌请愿,强烈要求武汉国民政府、南昌北伐军总司



image.png

陈赞贤殉难处---章贡区章贡路38号原赣州地委院内

       令部和国民江西省觉部严怎四手、改开调离新编第一师、严禁干涉工人运动、无血土家属。全国和全省各革命面体也坚决支持和声根州工人阶纸。4月10日、州各界人土在明伦堂(今阳明路)公祭陈士。4月13日、州各界近万人在卫府里举行陈贤土追值大会。会后、由300多名工人纠察队员组成的扶灵队、护送烈士灵框回到陈赞贤原避商康县东山乡安、

       1954年12月、州工人捐资在八境公园内兴建了陈赞资士纪念等。

       陈赞贤难处原为国民党县县政府西花厅、新中国成立后标建为原競州地委大院一部分、现仅存西花厅门前的大榕树,陈赞贤测士纪念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根130平方米。


image.png

陈赞贤烈士纪念亭---章贡区八境公园内



赣州解放十周年纪念碑


       赣州解放十周年纪念碑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文清路赣州公园内。

       1949年5月,在赣北被解放军击溃的国民党军第二十三军和第七十军逃窜赣南,分散在赣县、赣州城郊、于都、兴国、南康等地。国民党江西保安旅则逃到会昌、安远等县。7月27日,为追歼这些逃敌,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第四十八军决定沿赣江东西两路南进,发起赣南战役:以第一四二师为右路纵队,从上高经新余、吉安、遂川,沿赣江西岸前进;以第一四四师为左路前纵队,由南昌乘火车至樟树,后从新干、吉水沿赣江东岸前进;以第四三师为左路后梯队,由高安沿第一四四师路线跟进。


image.png

赣州解放十周年纪念碑---章贡区赣州公园


      按照军部命令,从8月6日开始,东路第一四四师开始向兴国疾进。兴国守敌慑于解放大军之威,弃城逃往江背、银坑。8日,一四四师顺利解放兴国县城,并占领赣县江口镇,切断了赣州国民党军东逃之路。为迅速攻占赣州,第一四四师除以四三二团东取于都外,其余主力迅速急进,经江口、茅店直捣赣州。后梯队一四三师亦随一四四师前进,以便与西线之一四二师配合围攻赣州。12日,一四四师前卫四三二团进到距江口约10华里之磨道,与敌遭遇。由于没有及时发起攻击,该敌于当日黄昏渡过贡水逃跑。一四四师发现后,乃立即追击。14日拂晓,一四四师主力通进赣州城郊,国民党守军弃城而逃第四十八军军长贺晋年、第一四四师师长周红杰和第四三○团团长夏绍林即率部进城,赣州古城遂告解放。1959年,为纪念赣州解放十周年,贛州市人民委员会将赣州公园内建于1940年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改建为“解放十周年纪念碑”。

       赣州解放十周年纪念碑高8米,占地面积34.3平方米。2004年12月,被列为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赣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赣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州市章贡区东郊路天竺山11号。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州这块红土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和中心区域、是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摇篮,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是新四军的红色源头之。赣州240万苏区人口中,参加红军的青壮年有3万人,参加支援红军作战的有60余万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赣州人民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和巨大的牺牲。其中,有10.8万余人英勇捐躯,占江西省革命烈士总数的43%,占全国革命烈士总数的十六分之一。为更好地纪念和缅怀这片红土地上的革命英烈199年7月、值赣州撤地设市之际,中共赣州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原赣州市革命烈土纪念馆(又称赣州革命公墓)的基础上。



image.png

赣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章贡区天竺山


       建立了新的州市革命烈上纪念馆。

       赣州市革命烈纪念馆前身是县革命烈士纪念馆,1972年又改称州革命公墓。由于行政区划调整、1976年,赣县县委县,政府迁至县梅林值。1988年10月,原县级赣州市将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改建为赣州市革命烈上纪念馆。1990年7月,赣州撤地设市,原县级赣州市改为章贡区,赣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从章贡区上划州市民政局管理。纪念馆占地28万余平方米,由革命烈上墓、革命烈上陈列馆等组成。其中,革命烈士墓建于1956年4月,是一座土堆墓,占地6O余平方米,砖砌基座,上嵌青石墓碑,墓碑高2.77米、宽1.2米。陈列馆于2010年11月落成。1987年12月,被列为州市革命烈土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被列为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地。


image.png

赣州市革命烈士墓---章贡区天竺山



水东坝上红军标语


image.png

红军标语---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坝上


image.png

红军标语---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坝上


image.png

红军标语---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坝上


      水东坝上红军标语位于水东镇七里村坝上4号、21号居民房。

       1932年,红军攻打赣州期间,赣州城区东外、南外街道办事处和郊区的水东、水南、水西、沙河、沙石、湖边、蟠龙等乡镇都曾驻扎过红军。红军驻扎期间,发动群众打土豪、分财物,建立区乡村苏维埃政府和赤卫队,配合红军攻打赣州城,并写下了许多标语,其中水东镇七里村坝上4号、21号居民房,为章贡区红军标语最集中的地方。标语大部分集中在2楼的白壁上,内容有“夺取赣州,消灭军阀混战”“夺取赣州,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拥护共产党”“拥护共产主义青年团”“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实行男女平等”“实行土地革命”及红军歌曲100多条,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所书写。2000年6月,被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伍若兰等烈士殉难处


        伍若兰等烈士殉难处位于南京路与健康路交汇处的卫府里。

        新中国成立前,卫府里是赣州城的集会地,也是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的一个地方。土地革命战争初,,赣南各县的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了小块的红色割据区域和少量地方革命武装,为毛泽东、朱德挥师赣南创造了条件。1928年12月,井网山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会剿”。1929年1月4日,毛泽东在宁冈县柏露村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和红五军军委以及各县县委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讨论反“会剿”部署,决定采取“攻势的防御”战略,由彭德怀、滕代远指挥的红五军和红四军的第三十二团留守井网山,由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出击,以便解决由于国民党军队军事“会剿”和经济封锁造成的困难,以内线和外线相互配合的办法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军事“会剿”,保卫和发展根据地。会后,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多人离开井网山向赣南进发,正式揭开了创建中央苏区的序幕。这3600多人中就有贺子珍、伍若兰等女红军。1月31日,部队穿越崇义、大余、信丰,进入寻乌项山。2月1日下午,部队在寻乌吉潭的圳下村停下来驻扎。红四军的行踪,被派来赣州镇压农民武装暴动的国民党军独立第七师第十五旅发现,红军刚驻扎下来,国民党军便尾随而至。2月2日凌晨,伍若兰在突围中不幸腿部中弹被俘。

        被俘后的第三天,伍若兰被押送到赣州审讯。抓住了朱德的妻子,刘土殺赶紧电告蒋介石邀功请赏,并想从她的口中了解红军军情。于是,敌人连夜审讯,踩杠子、灌辣椒水、坐老虎発施尽了各种酷刑,把伍若兰折磨得死去活来,敌人却毫无所获。无奈,敌人又用雪水把她再次浇醒,由刘土毅亲自审问,通她供出红军的情况,伍若兰仍然毫不畏惧。敌人又以高官厚禄诱其宣布和朱德脱离关系,于敌人的引诱,伍若兰嗤之以鼻,坚定地说:“要我背叛红军、背叛革命,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她始终没有透露红军军情一个字。敌人最后无计可施,于2月12日将伍若兰杀害于赣州卫府里。

        在卫府里就义的还有赣南党组织的创建人、第一个中共赣州支部书记朱由铿,赣南农暴运动的领导者、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宛希俨,中共赣南特委书记曾延生及妻子将竞英,特委委员任鼎轩、陈俊魁、李世仙,特委机关报《红旗报》主编萧华燧,中共贛州县委委员蓝启祜,中共赣南临时特委书记汪群及妻子贺服丹.中共赣南特委书记廖贵潭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土。



image.png

伍若兰等烈士殉难处遗址---赣州卫府里








Copyright © 2017-2019 赣州市红色文化研究院  ICP备案:赣ICP备18002559号-2    技术支持:赣州网络公司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