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赣南特委旧址
中共赣南特委旧址位于赣州市赣县区江口镇小均村下黄屋鹅冠下。
1928年10月18日,中共赣南临时特委遭国民党军刘士毅部破坏后,曾停止活动一个多月,与中共江西省委和赣南各县党组织的联系也一度中断。12月,赣南各县党组织领导人在于都步前中共赣西南冈召开赣南党员代表会,自动恢复了赣南特委,选举杨柳春为书记,萧韶、廖贵潭、丛允中、郭贞、罗寿南等为委员。鉴于特委机关在赣州城一再遭到破坏,特委决定将新成立的机关转移到革命斗争基础好、交通又便利的于都步前冈。
1929年2月,代表贛南党组织出席江西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的原中共赣南特委常委萧回到赣南,在于都步前冈召开中共赣南特委第二次全委扩大会,传达了全省第二次党代会神。5月,为贯初全省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在步前冈召开了赣南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特委领导机关,委员11人、萧留、廖贵潭、丛允中、罗寿南、杨柳春等5人为常委,萧韶任特委书记,杨柳春为组织部主任,廖贵潭为宣传部主任,丛允中为秘书长。这期间,在红四军和红五军先后游击競南的推动下,特委在11个县建立了党组织,其中有兴国、于都、信丰、寻乌、安远5个县委,赣县、宁都2个临时县委,崇义、瑞金、南康3个区委,还有兴万赣边界特区委和于北特区委。1929年6月起,省委要求特委必须以粤赣大道为中心区开展工作,特委的工作重点由河东转向河西,即转向赣州、南康和大余西华山钨矿,特委机关也从于都步前冈迁至赣县江口镇小均坑下黄屋冠下,后又迁至南康县唐江镇、龙回圩等地,逐步向赣州城靠近,并于同年10月迁回赣州城。
中共赣南特委机关驻江口小均坑期间,直接指导了各地农协抗租抗债、封仓平粜的斗争。受到打击的豪绅地主开始密切注视小均坑的一举一动。1929年夏日的一天,国民党赣县县政府接到石芫潭土豪密告后,派出“靖卫团”前往小均坑搜捕。小均坑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沉着机智地掩护中共南特委机关人员安全脱险,但共产党员杨国兴、邱玉松、谢人文、黄志香等7人不幸被捕。杨国兴、邱玉松两人当场遇害,其余5人被押往赣州后,仅黄志香一人越狱逃出,其余4人相继被国民党杀害。幸未被捕的同志转移到溪、南塘一带继续活动。10月10日。国民党赣州当局以清查户口为名,在赣州实行大搜捕,新任特委书记廖贵潭被捕牺牲,特委机关第三次遭破坏,并由丛允中接任书记,1930年2月,为统一和加强对赣西南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赣南特委与赣西、湘赣边等特委合并为中共赣西南特委。
中共赣南特委旧址为四扇三间式民宅,土木结构。占地面积150平方米。
中共赣南特委旧址---赣县区江口镇小均村下黄屋鹅冠下
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南路分委旧址
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南路分委旧址位于赣县区白鹭乡龙头村。
1931年1月15日,项英奉中共中央之命,来到赣西南组织中共苏区中央局,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六届三中全会精神。17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共苏区中央局撤销了江西省行动
委员会及其下属的赣南、赣东、赣西、北路等行委组织,同时成立了以陈毅为书记的中共赣西南特区委,下设东路、西路、南路、北路4个分委。同月,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南路分委在赣县白鹭乡龙头村正式成立,书记罗寿南,组织部长钟锡球,宣传部长张芳惠,秘书长朱曦东,领导兴国、于都、赣县、万安县委和于北区委,机关驻龙头村周氏宗祠。5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苏维埃区域党的组织问题决议案》,决定全国苏维埃特区委一律改为省委,分别成立中共省委。在赣西南,原赣西南特区改设为江西省,成立中共江西省委。6月17日,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及其所属南路分委同时撤销。
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南路分委旧址周氏宗祠,四扇三间,土木结构,占地180平方米。
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南路分委旧址---赣县区白鹭乡龙头村
茅店关税处遗址
茅店关税处遗址位于赣州市赣县区茅店镇茅店圩。
关税是调节输出入物资、保护苏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收人之一。1933年3月1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人民委员部颁布第十五号训令,决定正式建立关税制度,随后陆续建立了茅店、良口、信丰、万安、陂头、寺下、白水、甘竹、筠门岭等24个关税处,专门负责征收进出口商品关税。
茅店是中央苏区通往白区競州城的必经之地,距競州城15千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章江、贡江、桃江的汇合地。龙南、定南、全南、信丰、兴国、于都、瑞金、宁都等县的出口物资都要经过茅店,才能运到競州城。从競州城进口的物资也要经过茅店,才能运抵苏区。茅店关税处设在茅店的洋塘坝关帝庙(后迁汶潭、江口塘等地),属大关。按中央政府财政人民
委员部颁布的第十五号训令规定,每个大关设检查人员两人,核算、会计、出纳、管理、调査统计各人,伙夫、挑夫各一人。徐仁斋、胡定招先后任茅店关税处检查员(亦称主任)。茅店关税处除担负办理本关的关税业务外,还负责管辖良口、牛岭关税处。
中央政府对政人民委员部颁布的第十五号训令规定:“关税处要组织检查队,负责保护关税检查透漏.人数以当地安全程度来决定,毗连白区经常要防备敌人的攻击,可设一排或两
如在比较安全区域,则一班两班便够,此项武装由当地苏区政府负责立刻调充,以便征税。”因此,茅店关税处成立了一个检查大队,邱世栋(后叛变)任大队长。
茅店关税处成立后,负责通往赣州城货物的水茅店上、陆路往来的征税工作。在良口关税处,过往船只经良口都必须靠岸,按规定到关税处纳税、否则检查大队不予放行;如发现偷漏税的,则将船只和货物一并扣留。据曾在茅店关税处工作的老同志陈兴仁回忆:“当时对进出口物资征税原则是:为了粉碎敌人经济封锁,保证苏区军民的需要,出口物资最少征5%,最多15%,一般10%;进口物资税收较轻,一般是2%~3%,如盐、布、药材、办公用品等:油墨和腊纸等还不征税:迷信品征100%的税。出口的物资过税较重些,群众肩挑贩卖的一般不过税、主要是船运进出口物资税。这个税务所成立后,收入很大,有时一天收过2000多光洋,一天最少也能收上100多光洋,一个月最少也能收上七八千光洋。”茅店关税处有效地解決了当时苏维埃政府经济来源的困难。
茅店关税处遗址又名关帝庙,原房屋已经倒塌。2015年6月,赣县区人民政府在原址立碑纪念。
茅店关税处遗址---赣县区茅店镇茅店圩
龙头修械处旧址
龙头修械处旧址---赣县区白鹭乡龙溪村
龙头修械处旧址位于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龙溪村。
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结東后,中共赣县县委在白鹭乡龙头村真君庙建立了一个兵器修械处一一龙头修械处。修械处有70余人,分为修理股、火药股,主要任务是修理游击队的枪支,还修理前方红军运来的枪械,并制造一些马尾炸弹。龙头修械处旧址原为真君庙,砖木结构,四扇三间式,占地面积160平方米。1958年被拆除,2000年由群众捐资重建,并改名为廻龙庵。
白鹭红军医院旧址
白鹭红军医院旧址位于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白鹭村。
1931年冬,为了方便群众就医和地方红军部队伤病员的治疗,中共赣县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白村建立了赣县红色医院,谢长祯任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兼医师,张有光任院长,谢成任副院长。1933年冬,根据江西军区指示,白鹭红色医院合并到中央红军总医院,并更名为白鹭红色分院,谢长祯任分院院长,党支部书记兼医师,张有光改任政治指导员,共有医师5人、护士7人,平常有400名左右的伤病员住院,西药、中药并举,为红军战士和当地群众解除病痛,深得群众赞扬。
白鹭红军医院旧址原为白鹭古村的太守敬公祠,又名恢烈公祠,系前后三栋的联体建筑,砖木结构,屋内有大小天井16个,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
白鹭红军医院旧址---赣县区白鹭乡白鹭村
江口贸易分局旧址
江口贸易分局旧址位于赣州市赣县江口镇江口村。
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发展苏区国民经济,1933年2月1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三十六次常会决定成立国民经济部,下设对外贸易局。4月,中央国民经济部对外贸易局成立。不久,中央对外贸易局改称为中央对外贸易总局,下辖赣县江口、闽西河州、会昌乱石吉安值夏等对外贸易分局。
江口地处贡江、兴国平江和信丰桃江三江交汇处,距白区赣州城30千米、红都瑞金123千米,离赣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田村35千米,水陆交通便利,内可与南苏区各县和红都瑞金直接相连,外可南通赣州和粤港,北通吉安、南昌、九江,直抵上海,是中央苏区重要商品集散地。1933年4月,江口对外贸易分局在江口圩的一民房里成立,直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下设的对外贸易局领导,姚名现(姚王生)任局长,侯文涛为会计,陈秀元为出纳,李楷玉为采购。分局设有两个仓库:一个是存放金银等贵重物品的仓库,设在于都峡山;另一个是存放货物的仓库,设在江口金背洞。分局还有4条专用船,每条船配有4-5名船工。分局下设储潭、大湖江(含良ロ、武索)、长洛(含韩坊、大埠)、兴国(办土产出口)4个采办处。每个采办处有3-5人。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到1933年秋冬,工作人员发展到107人。分局成立了党支部,张子和任书记。
为配合贸易分局加强与赣州城等地白区商人的联系,根据中央对外贸易总局的决定,1933年夏,又在江口李家村成立了赣江办事处,钟魁(后滑地盛)任主任,下设白区工作部、组织部、宜传部、妇女工作部、苦力运输工会等机构。围绕发展对外贸易这一中心任务,办事处深入到自区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工人运动,扩大革命力量,先后在河西、下審、七里、梅林、大庙前等地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以党员为骨干开展活动。中国苦力运输工人工会还在南昌设立了一个办事处,由江西省木船工会船木排部部长管志华任主任,负责中央苏区在院江下游船只的管理工作。江办事处专门在接近赣州的茅店、储等地设有工作站,在南昌、九江等地都派驻有工作人员。
江口贸易分局旧址---赣县江口镇江口村
江口对外贸易分局不仅承担了赣县、兴国、于都、瑞金等县出产稻谷、食油、豆类等农副产品以及木材等物资的输出任务,而且组织出口外销钨砂近5000吨,使苏区获得巨额资金收入。同时购进了大量的食盐、西药、布匹等苏区军民必需生活用品,有力地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当时,宁都、广昌、石城、于都、会昌、兴国、赣县、瑞金等县和中央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红军部队所需物资的70%左右,都是由江口对外贸易分局采购供应的。江口对外贸易分局每年平均进出口额210万元,江口对外贸易分局的工作受到中央领导机关和江西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赞扬。
1934年7月,中央对外贸易总局派刘炳奎到江口分局任局长,姚名現调任湖江采办处负责人。当时分局内设会计、出纳、采办、业务、总务、运输6个科和一支30余人的护送银元的武装运输队,从江口到瑞金沿途设有12个联络哨。8月10日,叛徒邱世栋(原系茅店关税处检查队长)等人带了一个营的兵力,乘江口对外贸易分局武装运输队外出执行任务之机,从江口三团过河,绕过岗哨,占领制高点,对江口各经济部门进行突然袭击。在这万分紧迫的情况下,江口对外贸易分局局长刘炳奎指挥职工,紧急转移分局所有的金银货币和一些重要物资。店内的食盐、布匹、钨砂、南杂货等一时无法转移,遭到国民党军失物资价38万很元。江口对外贸易分局失虽大,但在中央国民经济部直接领导下,经过全局工的共同努力、业很間到恢复,营业活动重新走上了正轨,10月中旬,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撤离赣南苏区突围长征,、苏维块临时中央政府通知江口对外贸易分局,将货币收拢,停止营业:江口对外贸易分局的物资移交给赣南军区接管;工作人员身体较弱的回原籍工作、其余随中央机关左力红军长征。
江ロ贸易分局址属晚清时期建筑坐西北初东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196平方米、院门外有3个大码头。赣县区人民政府于2015年6月对旧址进行了修复。
大埠农民暴动遗址
大埠农民暴动遗址位于州市競县区大乡大究村赖屋。
1927年10月中共赣南特委成立后・赣县大埠地区党组织负责人赖传珠、朱如红、钟正泉等按照特委指示,开始进行暴动准备工作:一方面发动、组织农民加入农协,做好暴动的宣
传发动工作,先后建立了白石、下坑、韩村、里南坑等党支部,有党员100多人,秘密加入农协的贫苦农民有900多人;另方面积极准备武器,从于都弄来5支步
函器枪,正泉和赖传珠又分别动员自己的父亲出钱买了2支步枪。1928年1月31日,中共赣西南特委负责人曾延生到大埠地区大埠农民暴动遺址一一赣县区大培乡大坑村召开赣县南区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对大埠暴动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经过各方紧张而精心的准备,在中共赣西南特委、中共赣州县委领导下,震动赣南民的大埠农民武装暴动于1928年2月18日爆发了。大埠暴动以下坑和崆峒小学为据点。上午9时许,大坪、小坪村、杨雅、韩村、崆峒、大水坝、岗高等地200多贫苦农民,在暴动领导人朱如红、赖传珠、钟正泉、谢家禧、彭学礼、黄世秦、刘传难、向汉城等率领下,高举红旗,手持梭镖、大刀,荷着各种土枪、土炮,按照暴动部署,分成两路向土豪劣绅势力聚集的封建堡全进攻。一路由刘传雅、朱如红、钟正泉率领攻打赖村;一路由向汉城、赖传珠、钟正洲、汤礼柏、凌宏昌率领攻打上寨子彭屋。
大埠农民暴动遗址---赣县区大埠乡大坑村
由于暴动领导人身先士卒,暴动队员勇猛顽强,攻打上察子彭屋仅用了半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攻打赖村时,虽遭到土豪劣绅的顽固抵抗,但也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攻打赖村战斗中,击毙了一名顶抗的土枪手,打死了土豪劣绅的狗腿子赖斋公(赖传琪),活捉了土豪赖家佑的儿子,一些为赖村土豪卖命的狗腿子和反动团丁只好狼狈不堪地往河边逃命。随后,暴动队乘胜捣毁了国民党驻大埠的钨砂局,夺得了部分枪支,加强了暴动队伍的装备。
当天,在大埠圩召开了庆祝暴动胜利大会,会上宣布成立了赣县第一个红色政权一一赣县南区工农革命委员会,黄世秦任主席,机关驻大埠圩真君庙。为了防止敌人的反扑,保卫红色政权,当天还组织起了一支70余人的常备暴动队,朱如红任队长。
大埠农民武装暴动,震惊了国民党赣州当局。赣县各地的土豪劣绅更是坐卧不安,怕得要死,恨得要命。他们不甘心失败,千方百计想将这支新生的革命力量扼系在摇篮里。2月20日,逃往赣州的地主彭大茂、彭大奎、钟仁山等请得国民党军第七师派出一个连的兵カ,由连长陈正仁率领,经沙石、崆峒、坪田、野猪坞,向大埠下坑村扑来。幸好暴动武装早有准备。得知敌情后,钟正泉、刘传雅、向汉城等率领五六百暴动队员,预先埋伏在斗子坑和大水坝一线等待敌军的到来。敌人一进入伏击圏,暴动队员枪炮齐发,勇猛地与敌军展开所杀,击毙敌连长陈正仁和一名排长,俘敌三名,余敌纷纷溃逃。此役缴获敌战马一匹,枪10余支,手表一块及其他战利品若千,取得了第一次保卫战的胜利。
2月21日,国民党军队再次围攻大埠红色政权。敌军在半途又遭到暴动武装英勇阻击,被迫撤退。队长朱如红率领几百人的队伍,乘胜一直追到夏汶以北地区。国民党驻赣州城军队吓得紧闭城门,龟缩城内。
这两次战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暴动队员的士气。为了扩大胜利成果,南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在河东带开展工作。2月22日,赖传珠、黄世秦、谢家禧、彭学礼等到赣州向特委汇报了这次暴动和反击敌人进攻的情況。特委指示他们要继续战斗,不断扩大战斗成果。
国民党军不甘心失败,2月23日,又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向大埠下坑进攻,此时暴动队员大都在河东开展工作,只有少数人员留守。因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留守人员且战且退主动转移。国民党军占领大埠后,烧杀抢掠一阵.也不敢久留,当天撤回赣州城。随后,大埠地主钟英芬等与大田、
大埠暴动陈列室---赣县大埠乡大坑村
王母渡等地的土豪劣绅组成还乡团,多次到下坑反攻倒算,烧杀抢掠,许多农民被迫外逃他乡。暴动队员闻此情况,心中无比愤怒。这时,他们侦察到国民党军在大田荷付、云洲驻有两个连的兵力。为了报仇雪恨,给国民党军和地方反动民团以沉重打击、暴动队決定集中兵力,主动出击,并派出联络员与赣县东区负责人友三联系,進备南北夹击、消天敌人。不料,联络人员途经龙下时被敌抓获,联系未果。
3月2日,朱如红、向汉城带领大埠暴动队500余人,浩浩荡荡向荷村、云洲进发。当队伍进入杜木坑时、遭到埋伏在周围山上的国民党军第六十团、六十八团以及地方反动民团的突然袭击。暴动队员与敌展开激烈战斗、但终因敌众我寡、且装备不及敌人,队伍很快被打散、除少数突围外,多数同志当场性,有的被捕后遭到杀害。从此,大埠这块红色区域又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大埠农民武装暴动失败后,许多革命群众及其家属罹难,仅被杀害的群众就达900余人。赖传珠的父亲赖家芳被敌人活活烧死;钟正泉等暴动领导人的房屋全被烧掉,全家老小被迫背井离乡。
大埠农民武装暴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豪绅的器张气焰,进行了武装夺取革命政权的尝试,为赣县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
大埠农民暴动遗址一一大坑村赖屋村小组,是当年农民暴动的主要发生地、为纪念大埠暴动和赖传珠将军,2008年3月,赣县大埠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将该自然村规划建设为将军新村,整个建筑群包括将军广场、将军亭、将军宗祠、社区活动中心等。2017年又相继建成了大埠暴动陈列室、大理农民武装暴动纪念碑、英烈墙等。
白鹭会议旧址
白鹭会议旧址位于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白鹭村。
1931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二次“围剿”失败后,又调集30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红一方面军在取得了兴国莲塘、良村和宁都黄陂战斗胜利后,于8月底、9月初转移到赣县田村、白鹭和兴国的茶园、永丰一带隐蔽休整。9月初,“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被打得焦头烂额、疲惫沮丧,蒋介石不得不下令总撤退。
白鹭会议旧址---赣县区白鹭乡白鹭村
得知这一情况,毛泽东、朱德在白鹭福神庙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军团长以上干部会议(即著名的“白鹭会议”,总结了反“围剿”前几仗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的战斗部署发出了向高兴、老营盘守敌进攻的命令。白鹭会议旧址原为福神庙,占地约400平方米,南宋末年始建、清道光年间重修、系白鹭古村宗教祭祀、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2004年12月,被列为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12月、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江口会议旧址
江口会议旧址位于赣州市赣县区江口镇江口村窝上。
为总结红车攻打赣州的经验教训,确定红军下ー步行动方针,1932年3月中句,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在赣县江口镇江口村曾屋中革军委驻地,主持召开了中共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史称江口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共苏区中央局成员、中革军委成员和红军各军团主要负责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滕代远、葛耀山、邓萍、袁国平、萧劲光、董振堂、赵博生、刘伯坚、何长工、左权等出席会议。会议首先总结了红军攻打赣州的经验教训,
毛泽东在听取各军团首长关于攻赣情况汇报后,对攻赣的重大伤亡和红军声威大损,甚表愤慨,严厉批评了盲目攻赣的军事错误,主张红军主力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党和群众基础较好、地形地势有利的赣东北发展,在赣江以东、间浙沿海以西、长江以南、五岭山脉以北广大地区开展革命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可是,与会的多数人受临时中央的影响,仍然坚持“以赣江流域为中心,向北发展”,争取革命,在江西首先胜利的错误方针。3月18日,依照会议精神,中革军委决定以红一、五军困组成中路军,、林彪为总指挥,聂荣臻为政治委员,沿赣江以东的宁都、乐安、宜黄、崇仁而下,伺机攻占吉安、抚州,以红三军团的红五军、红七军和湘赣、湘鄂競苏区的地方武装组成西路军、彭德怀为总指挥。
江口会议旧址---赣县江口镇江口村
滕代远为政治委员,先在湘赣边的上犹、崇义及遂川、泰和等县活动,然后向吉安推进,与中路军一起“夹江面下”、向北发展,相机夺取吉安、南昌等競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以完成革命在江西省首先胜利的任务。毛泽东在中共苏区中央局江ロ会议上属于少数,只得服从中央局決定并保留意见。
江口会议结束后,各军团按照中革军委的命令行动。林彪、聂荣臻率中路军从赣县长洛出发,经于都向信丰、三南一带行动;彭德怀、膝代远率西路军向上犹、崇义、途川方向行动。行军途中,红军获悉国民党粵军陈济棠欲派余汉谋等15个团、桂军廖磊6个团入競,企图阻止红军向这些地区进发。在闽西方面,国民党粵军黄任环、张瑞贵、李杨敬等部,有深入苏区的可能。为现固闻西苏区,毛泽东给林彪、聂荣臻做工作,建议中路军行动方向改向闻西。3月27日至28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在瑞金召开会议,采纳毛泽东的建议、决定将中路军改称东路军,并向东南方向的画西发展。与此同时,西路军继续向赣西南之上犹、崇义、遂川方向进军。
由于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对客观形势的正确分析,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接受了红军东征的建议,结果获得大捷。红军攻克龙岩、漳州等地,对全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做了军事、经济上的准备,而且现固和发展了赣南、闽西苏区。
江口会议旧址又名曾屋祠堂,四扇三间,土木结构两层楼房,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正厅和右厢房于2001年323国道改造时拆毁,仅保存了左厢房。2015年6月,赣县区人民政府对其进行了维修。
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旧址
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旧址---赣县区王母渡镇桃江营前村
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战斗旧址位于州市競县区王母渡镇桃江营前村后山顶上。
王母渡镇因贡江支流桃江贯穿全境、又名桃江镇,当年是苏区与白区的交界处、桃江东岸属苏区西岸属自区。1933年夏,驻守桃江的国民党粤军余汉谋部征用当地民工、依山而建了3座堡,其中主保为水固楼,另外两座作为辅翼,共同扼守桃江。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这里成了红军突围西进的必经之路。国民党粤军沿桃江构筑了从县王母渡至信丰新田、古陂的百里防线,号称“第道封锁线”。1934年10月21日晚、红三军团先遣部队到达王母渡桃江河畔、向敌军发起猛烈进攻。经过一个晚上的激战,敌军全线败退,红军先遣队乘胜控制了这座碉堡,从而保证了红三军团全部顺利渡过了桃江。
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战斗旧址又名水固楼,砖木结构,长8米、宽6米、墙厚近0.5米,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整个建筑成四边形,内为六角形,共3层(一、二层四周都是射击孔,第三层是垛墙,机枪托磨过的痕迹还依稀可见)2017年,赣县区人民政府对其进行修复,修建了登山道路,对周边环境也进行了整治。2018年6月,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牛岭战斗遗址
牛岭战斗遗址位于赣州市赣县区韩坊镇小坪上岭村。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牛岭是于都苏区通向赣粤边游击区的一道关口,国民党粤军余汉谋第一军第二师派有1个营扼守此地,并筑有坚固碉堡。1935年1月28日,中央军区命令红二十四师和独立三团、独立十一团共5000余人,在地方武装配合下,进攻牛岭守敌未果,伤亡600余人,红二十四师师长周建屏亦负重伤。3月6日,从苏区向赣粤边突围的赣南省委机关及所属1800余人在牛岭地区遭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战斗中,赣南省委书记阮啸仙牺牲,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被捕(后遇害)红军遭受重创后,突围到粤赣边苏区时,仅剩80余人。牛岭战斗遗址与于都县祁禄山镇马岭村交界,中心地点为牛岭虎山岭,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
牛岭战斗遗址---赣县区韩坊镇小坪上岭村
红军标语(漫画)墙
红军标语(漫画)墙位于赣州市赣县区韩坊镇小坌村大屋下。
中央苏区时期,中央红军、地方革命武装和苏区中央及地方各级苏维埃政府在赣县留下大量的革命标语和漫画。其中,小坌村大屋下刘洪千家外墙写有“欢迎白军士兵当红军
等大幅标语,白底黑字,遒劲有力,颜体大毛笔字,字高60公分,宽50公分,落款为“红军口ロ队”;该住房左側吊楼上,画有17幅漫红军标语(漫画)墙一一赣县区韩坊镇小坌村大屋下画、其中2幅分别写着反动军阅“张发奎”和“这就是马昆狗头”字样,其余15幅画为红军战士,打着红旗,背着钢枪,画中人物棚栩如生、落款为“信康赣游击大队宣”;室内墙壁上还用小楷写着“红军十大纲领”等字。红军标语(漫画)墙系村民刘洪千家外墙,该房屋因年久老化,粉测的石灰墙已有部分脱落。
红军标语(漫画)墙---赣县区韩坊镇小坌村大屋下
陈毅旧居
陈毅旧居位于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清溪村上马塘。
1930年2月中句,根据在吉安陂头召开的二七会议的决定,陈毅调任红六军政治委员兼军委书记。红六军是在1月下句由江西红军独立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团及永新、莲花、宁冈等县赤卫队编成的,黄公略、曾昭汉、毛泽罩分别担任军长、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第二、第三旅全军共2000余人。不久,旅改为纵队。
陈毅旧居---赣县区南塘镇清溪村上马塘
3月中旬,陈毅与第二纵队队长罗炳舞率所部来到县的田村、白、清溪一带、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并帮助建立了發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和白区苏维埃政府。期间、陈最居住在南镇清溪村上马进陈旧居现为村民私宅,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20平方米
罗炳辉旧居
罗炳辉旧居---赣县区南塘镇清溪村大庙前
罗炳辉旧居位于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清溪村大庙前
1930年3月中句,罗炳辉与陈毅率红六军第二纵队来到赣县的清溪、白鹭、田村一带开辟根据地,帮助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期间,罗炳辉偕纵队指挥部居住在清溪村大庙前吴业煊家房屋里。罗炳辉旧居原为地主吴业煊家房屋,砖木结构,设有门楼、风火墙,一进二厅式,左右为厢房,占地约180平方米。
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旧居分別位于县区白鹭乡白鹭古村、江口镇江口村323国道边的石山上、韩坊镇小坌大屋村和韩坊镇小坪上岭村诸早坑。
1931年8月底至9月初,毛泽东、朱值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再度西移至县田村、白鹭和兴国的茶园、均村一带,隐蔽休整,待机奸敌。期间,毛泽东入住自鹭村钟氏“宏略6”察、并在白的福神主特召开了团长以上千部会议,总结第三次反“国则”莲塘、良村、黄陂3仗的经验,研究、部署下ー步反攻作战方案。会后不久,红军即相继取得老营盘、高兴圩和方石岭战斗的胜利,从而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军事“围剿"”。
毛泽东旧居一一赣县区白鹭乡白鸳古村钟氏“宏略堂”宗祠
1932年3月上句,正在瑞金东华山休养的毛泽东,接到中革军委的紧急电邀后,即刻赶赴赣州前线参加決策。抵达设于赣县江口的前线指挥部后,经过调查,毛泽东提议苏区中央局在前线召开会议,讨论攻打赣州的经验教训和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针。3月中旬,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在江口举行。毛泽东在会上指出攻打赣州是借误的,主张红军主力向数人力量比薄、党和罪众基础较好、地形地势有利的赣东北发展。他的这种主张,是要转入外线的进攻作战,“以出击求现固”。但是,苏区中央局多数人受临时中央的影响,否决了毛泽东的意见。会议期间毛泽东居住在江口镇江口村一栋普通民房里。1964年2月9日,朱德曾赋诗《经闽西感怀》,对毛泽东这次意见遭受否决表示惋惜:“不听仙人指,寻求武夷巅,越过仙霞岭,早登天台山。赣闽成一片,直到杭州湾,出击巩固,灭敌在此间。
毛泽东旧居一一赣县区江口镇江ロ村323国道边
1932年7月8日至10日,毛泽东、朱德指挥红一、五军团,以及红十二军和江西军区两个师,对广东南雄县水口圩之敌发起总攻,经池江、梅关岭、大庙、水口圩等战斗,“共
计击溃素称顽强之粵敌十七八团之众”,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南方基本上得到稳定。战斗结束后,毛泽东、朱徳率红一方面军主力离开信丰,经于都、赣县,于月底抵达兴国。途经赣县韩坊时,毛泽东居住在小坌大屋村窑下一民宅里。
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带着警卫员离开于都城,随第二野战纵队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野战纵队由中共中央机关、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后勤部队、卫生部门、总工会、青年团组成,罗迈(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发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张宗逊任参谋长(后为张劲武代理)邵式平任政治部主任。除毛泽东外,张闻天、王稼祥等亦随该纵队行动。10月下旬,在突围转移中,毛泽东曾随部队在赣县韩坊乡小坪上岭村诸车即早坑小住。
毛泽东旧居一一赣县区韩坊镇小坌大屋村
毛泽东(白鹭)旧居原为钟氏宗祠,又名宏略堂,系二进一厅式清代建筑,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2006年1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江口)旧居原为当地村民私宅四扇三间,土木结构,1958年拆除;1997年改建为庙宇,名为仙娘庙,砖混结构,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毛泽东(窑下)旧居原为当地村民私宅,两堂一横式民居,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毛泽东(诸早坑)旧居原系韩氏私宅,上下五间,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
毛泽东旧居一赣县区韩坊镇小坪上岭村诸早坑
朱德旧居
朱德旧居位于赣州市赣县区韩坊镇小坪牛岭案前村。
1934年10月10日傍晚,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主力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被迫离开瑞金,开始战略转移。是时,国民党南路军陈济棠部为配合北路军、东
路军对中央苏区的进攻,在赣州以东,沿桃江向南,经大埠、王母渡、新田等地修筑了许多碉堡群,构成第一道封锁线,妄图阻止中央红军进人广东。10月20日,中央红军主力由于都进抵赣县,并于次日晚开始突围:红一军团担任主前锋从赣县的长洛、大埠、王渡突破敌人的封锁,直插信丰的龙石:红三军团担任右前锋,从于都小溪马岭一线经赣县的牛岭、小坌、韩坊,击退国民党军,进入信丰的月岭、龙石。25日,红军胜利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这期间,朱德居住于此,直接指挥长征路上的第一仗。朱徳旧居又名韩氏宗祠,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80平方米。
朱徳旧居一赣县区韩坊镇小坪牛岭案前村韩氏宗祠
赣县第二次党代会议旧址暨彭德怀旧居
赣县第二次党代会旧址暨彭德怀旧居位于赣州市贛县区田村镇夏都村德新堂。
1931年前后,由于受肃反扩大化影响,競县的各项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为了总结经验、吸取训,使赣县的各项工作尽快恢复正常,1931年11月,在田村夏都村德新堂召开了中共赣县第二次代表大会,苏区中央局委派李卓然莅会指导。会上,李卓然作了政治报告,他肯定了赣县在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中所作的贡献,指出了赣县党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整顿现固党组织,发展新党员的必要性,提出了整顿赣县工作的计刘。大会一致通过了关于现固苏区,扩大苏区,向边区、白区发展的決议,选举产生了新的县委,李卓然当选为县委书记,谢惠光、林韵南等当选为县委委员。通过这次会议,赣县的干部和群众解除了思想顾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苏区时期,彭德怀亦曾在徳新堂居住。
赣县第二次党代会旧址暨彭德怀旧居又名德新堂,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重修于2017年。砖木结构,正面通阔17米,通高9米,进深241米,总面积421平方米。祠内分上下厅,中间有面积为54.9平方米的方形天井,左右两边各有一排厢房。
赣县第二次党代会旧址暨彭德怀旧居赣县区
田村镇夏都村
湖江乡革命烈士纪念塔
湖江革命烈土纪念塔位于贛州市赣县区湖江镇通江街口后半山腰。
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赣县湖江乡先后有604名革命志土壮烈牺牲。1952年春,为了褒扬革命烈土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代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当地党委、政府在原老湖江圩赣江河畔修建了湖江革命烈土纪念塔。1990年,湖江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在现址重建纪念塔。
湖江革命烈士纪念塔呈六方形,塔身高约12米,塔基宽约3米,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塔身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大字,塔顶矗立着五角星,碑后镌刻有两块石碑,记载着604名烈士的英名。
湖江乡革命烈士纪念塔---赣县区湖江镇
通江街口后半山腰
樟树坝革命烈士纪念塔
樟树坝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赣州市赣县区茅店镇竹芫村樟树坝。
为纪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红五军400多名革命烈士,1953年3月17日,赣县第十区公所在竹芫村樟树坝修建了革命烈土纪念塔。1989年4月,纪念塔被大树压塌,仅存两块石碑,碑高约1.5米,宽约1米。2014年5月,茅店镇党委、镇人民政府重修了纪念塔。樟树坝革命烈士纪念塔呈六方形,塔身高约6米,塔基直径约3米,占地面积10多平方米。
樟树坝革命烈士纪念塔---赣县区茅店镇竹芫村樟树坝
大龙革命烈士纪念塔
大龙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赣州市赣县区阳埠乡大龙村街上。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县大龙地区先后有62位革命烈士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53年,为了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大龙乡党委、乡政府兴建了大龙革命烈士纪念塔,2007年,阳埠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对塔身重新进行了粉刷和修缮。
大龙革命烈士纪念塔高约11米,塔基宽约3米,占地面积约240平方米,塔身正中镌刻着红五角星、党旗及“浩气长存”四个鎏金大字,侧面刻有纪念塔的由来,62位革命烈士英名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等文字。
大龙烈士革命烈士纪念塔---赣县区阳埠乡大龙村
赣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赣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赣州市赣县区梅林镇赣新大道99号。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贛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县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其中,记录在册的烈士就有875人。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1953年,赣县人民政府在赣州市天竺山兴建了赣县革命烈士纪念馆。1978年7月,因县城搬迁,纪念馆迁人赣县梅林镇现址。全馆由门厅、灵堂和展室组成,内设4个展室,展出内容分为党的创建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6个部分。纪念馆陈列典型烈士遗像、传略64幅,旧址照片26幅,美术作品21件,革命文物213件。
赣县革命烈土纪念馆系钢筋混凝士结构楼房,高10米,宽33米,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90平方米。2004年12月、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赣县区人民政府对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了重修。
赣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赣县区梅林镇赣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