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1945年8月)
1937年(7-12月)
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宛平县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一部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11日,迫于全国人民要求团结一致抗日的呼声,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停止对赣粤边游击区的军事“清剿”
7月中旬项英得悉卢沟桥事变消息后,撰写《卢沟桥事变与抗日革命高潮》一文,指出保卫华北就得对日实行抗战,反对一切妥协,为保卫祖国而奋斗。文章印发给游击区各级干部学习讨论,以统一干部战士的思想。
7月底中共赣粤边特委决定以项英署名撰写印发题为《中国新的革命阶段与党的路线》的文章,阐述当前革命斗争的新形势和任务,提出了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应严格遵守的条件,发至党内进行讨论。这对统一党内认识,转变干部思想,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重要作用。
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分析抗日战争开始以后的国内形势,对取消苏维埃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改变红军番号和加强党的组织与群众工作等作了原则说明,要求红军和游击队中较大的部队在保存和巩固革命武装,保证党的绝对领导原则下,可以与附近的国民党驻军或地方政权进行抗日合作谈判,并强调“必须在党内外解释,在建立民族统一战线中,上述这种改变的必要。但同时应该指出,同国民党求得和平妥协,需要我们长期忍耐的工作与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
8月8日中共赣粤边特委召开党的干部会议,讨论党内工作转变问题,并以赣粤边特委和赣粤边红军游击队名义发表《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宣传》,阐述了特委和游击队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提出了与国民党合作抗日的条件,要求国民党立即停止“进剿”游击区,实现国共合作一致抗日。15日,特委又发表《告赣南同胞书》,号召赣南民众团结抗日,并指示各地党组织及游击队,停止游击战争,以示抗日诚意。20日,分别致函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马葆珩、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师长戴嗣夏,以及大余、南康、信丰、南雄县的县长,敦促洽谈合作抗日事宜。
8月22日项英草拟了同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的条件。主要是:承认共产党在赣南活动的合法地位和言论行动上的自由;释放赣南政治犯;解散铲共团;重新组织抗日武装,把游击队组成独立的抗日部队;对游击区群众利益予以保护,不能采取报复行动。
8月27日国民党大余县长兼“江西抗抚委员会”副主任彭育英派人给项英、陈毅递送“咸秘代电”专函,要求红军游击队派员接洽谈判有关事项。
8月下旬坚持在汀瑞边的红军游击队,派代表彭胜标到赣粤边向项英、陈毅汇报工作
9月3日项英以陈毅的名义复函彭育英,陈述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重要意义及游击队的态悉度,并对国民党方面的造谣诬蔑进行了斥责、要求彭育英转函国民党驻军改变敌视游击队、不利团结合作的态度,立即停止对赣粤边游击区的“清剿”。4日,彭育英函复陈毅同意互派代表谈判,并约定在梅山钟鼓岩接谈。6日,彭育英由大余县府秘书鲁炯雯等陪同,与陈毅等在钟鼓岩会面,双方对正式谈判的时间、地点和议程等问题,做了具休安排。
9月8日陈毅作为共产党和红军游击队的代表到大余,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11日又到赣州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第四行政公署及第四十六师代表谈判,达成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江西抗日义勇军等协议。
9月上旬江西抗日义勇军办事处在大余池江圩成立,杨尚奎任主任,隶属于中共赣粤边特委领导。1938年1月,抗日义勇军正式改编为新四军后,江西抗日义勇军办事处更名为新四军驻余通讯处,隶属于中共赣南特委领导;7月被中共赣南特委撤销。
9月21日项英在赣州会见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师长和第四区保安司令,并举行了谈判,达成了红军游击队集中点编等协议。
9月24日为解决南方其他游击区的红军武装改编事宜,项英应约前往南昌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谈判。26日,双方达成国民党军队从游击区撤退,国民党释放“政治犯”,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义勇军等项协议。29日,项英等人返回赣南,并以中共中央分局的名义发表《告南方游击队公开信》,要求各游击队按时集中,听候改编。
9月共信南县委与赣粤边特委恢复联系。1938年1月起,信南县委隶属于赣南特委。
9月中共赣粤边特委派共产党员严绍兴(严舒荣)回于都恢复建立党组织,并成立于都县工委筹委会(先后隶属于中共赣粤边特委、赣南特委领导)。于都工委筹委会下辖于西、于南、于北和城区等4个区委,党员200余人。1938年3月,成立于都县工委,机关驻县城南部罗田岩,隶属于中共赣南特委领导,下辖于南、于北、城区、上西、下西、古田等6个区委,党员300余人。1939年5月,于都工委改称中共于都县委,隶属于中共赣西南特委领导,下辖城区、于南(里仁)、于北、古田、于西、安前滩等6个区委和河坑、潭头、工合事务所、县立中学等支部。1940年10月,县委遭重大破坏,县委书记严瑞香和青运部部长张仁杰等先后被捕叛变,原县委组织部部长巫国华又重新组织县委,赣西南特委指定巫国华为县委代理书记。1941年9月,中共赣西南特委被破坏后,于都县委与上级失去联系停止活动。
9月赣粤边北山游击大队改编为江西抗日义勇军赣粤边支队第一中队。油山游击大队与信康赣游击大队合编为江西抗日义勇军赣粤边支队第二中队。红军三南游击支队改编为江西抗日义勇军赣粤边支队第三中队。11月上旬,红军三南游击大队各分队陆续集中。下旬,全大队100多人开赴大余池江板棚下参加整编。1938年2月,江西抗日义勇军、红军三南游击大队在大余池江板棚下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二营,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刘炎任政委,胡忠毅任参谋长。
10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确定了南方各游击队集中整编的方针,指明了集中的原则,要求各游击区要根据附近驻军民团情况保留游击队,以保护游击队员家属生命财产,保留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
10月项英从南昌返回赣南,在赣州作短暂逗留时,接受了赣南《民国日报》记者的采访。是日,该报刊出《项英公毕返赣,各边区游击队集中改编即可实现》的消息。回到赣粤边后,立即召开了干部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联合抗日的方针,讨论和统一了有关游击队的改编问题。会议决定,由陈毅以中共中央分局代表的身份到湘赣边、陈丕显到汀瑞边、罗绍曾到湘南、杨尚奎到兴国、刘建华到寻乌等地区,传达中央有关国共合作的指示,联络各地游击队下山改编。
10月2日中共中央和国民党中央谈判达成协议,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10多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
10月上旬中共赣粤边特委在大余池江公园设立江西抗日义勇军池江办事处(对内为赣粤边特委办事处),杨尚奎兼办事处主任。随后,赣粤边各游击队陆续集中。同时,赣南各县及湖南桂东、桂阳等地过去失去联络的苏区干部和共产党员,不断来池江接关系,要求分配工作,恢复党籍,群众积极参加抗日义勇军。12月,赣粤边抗日义勇军编人新四军第一支队后,江西抗日义勇军池江办事处改为新四军驻赣南办事处,并在赣州设立了联络站,在崇义县思顺圩设立了通讯处,在湖南桂东沙田设立了留守处。1938年1月,在赣南特委和新四军驻大余池江办事处领导下,新四军思顺通讯站(2月改为通讯站,隶属于中共赣南特委和新四军驻大余通讯处领导)在崇义县思顺区牛牯岭下何屋成立,杨衍庭为主任。赣南办事处党内为赣南特委,1938年2月,赣粤边新四军开赴前线前夕,将赣南办事处改为池江通讯处。5月21日,国民党崇义县政府下令取缔,思顺通讯站停止活动。7月,国民党第四行政区保安司令部下令取消新四军驻大余通讯处。为照顾抗日大局,新四军驻大余通讯处撤销。
10月中共赣粤边特委在大余池江板棚下设立办公机构,赣粤边红军游击队司令部也迁驻此,并开办了为期半个月的党员训练班。训练班的主要内容包括抗日高潮与我们的任务、怎样做好党的组织工作、怎样指导群众运动、党的基本知识等。
10月陈毅从赣州到湘赣边游击区途经兴国时,写下两首七言绝句,一首为《兴国旅舍》:“兴城旅夜倍凄清,破纸窗前透月明。战斗艰难还剩我,阿蒙愧负故人情。”另一首为《车过兴国老营盘》:“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
10月11日 受中共南京代表负责人博古和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负责人叶剑英的派遣,顾玉良携带中共中央文件和给项英的信抵大余池江,将文件及信函交项英,并向项英口头传达博古的指示:负责人可以下山谈判,但部队绝不能下山;要提高警惕;要继续扩大部队。
10月12日项英奉命离开赣南前往延安。12月9日,项英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会上作了《三年来坚持的游击战争》的报告。13日,中央政治局作出《对于南方游击区工作的决议》。决议认为“项英同志及南方各游击区的同志在主力红军离开南方后,在极艰苦的条件下,长期坚持了英勇的游击战争,基本上正确的执行了党的路线,完成了党所给予他们的任务,以致能够保存各游击区在今天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主要支点,使各游击队成为今天最好的抗日军队之一部。这是中国人民一个极可宝贵的胜利。”项英离开赣南后,特委书记杨尚奎、原少共赣南省委书记陈丕显负责主持赣粤边各地的谈判和红军游击队集中整编工作。
10月下旬中共中央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派云广英到赣粤边,传达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示。
10月下旬中共赣粤边特委召开在大余整训的红军游击队军人大会,宣布改编为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全支队下设3个中队,即北山游击队为第一中队,油山游击队为第二中队,后到达池江的南山游击队为第三中队。接着,司令部迁到池江弓里办公,部队开到弓里、板棚下、小汾等地驻防,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向广大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和扩军工作。
10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边界14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不含广东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10月中共中央分局和闽西南军政委员以分别派陈丕显和萧忠全前往汀瑞边在汀瑞红军游击队驻地向干部战士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随后,陈丕显与游击队负责人彭胜标一起到瑞金县城,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谈判。经过数次磋商,双方达成合作抗日书面协议。
10月中共资(兴)汝(城)桂(东)中心县委在湖南桂东成立,隶属于中共赣粤边特委领导。1938年4月后划归中共湘南特委领导。
11月7日项英在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和各红军游击队谈判改编的情况。
11月底张日清等率三南游击队从全南石迳出发,开往大余池江集中整编。
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涂振农等10多名干部从延安作为先遣队来南昌,负责筹备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和联络赣南等地红军游击队下山。
11月中共赣粤边特委派罗孟文到赣州,在西津路平安客栈组织召开苏区时期赣州东郊、水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研究恢复赣州党组织问题。1938年2月成立中共赣州县委,黄华芬任书记,机关驻赣州城内至圣路刘兴发裁缝店楼上(后迁赣州西门外盐码头、赣县小均坑等地),初辖河西、西郊、东郊(后改河东)、江口、茅店、城区、五云等7个区委和大埠中心支部,有党员160余人,隶属于中共赣南特委领导。1939年5月,中共赣州县委改名为中共赣县县委,隶属于中共赣西南特委领导。1941年1月,中共赣县县委遭国民党破坏。
11月中共赣粤边特委决定以大龙中心区委为基础,成立中共(南)康赣(县)县委,机关驻赣县大龙坳头村(信属阳埠乡)下辖南康县龙回、三益、王富等区委,赣县大龙等区委和立濑、罗龙等工作团,隶属于中共赣粤边特委领导(1938年1月起隶属于中共赣南特委领导)。1938年2月,中共康赣县委改为中共南康县委,下辖龙回、李村、贤女、潭口、王富、城区等6个区委。1939年3月起,县委机关先后驻龙回岭子上村、三益九江坑等地。1940年11月,代理书记蔡久琅被捕,中共南康县委遭破坏。
11月汀瑞边抗日游击支队驻瑞金办事处(12月改为新四军驻瑞金办事处)在瑞金县城河背街溪子下成立,萧忠全任主任。1938年2月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后,办事处更名为新四军驻瑞金通讯处。1939年冬,国民党瑞金当局和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十三旅黄镇中部破坏国共合作包围通讯处逮捕工作人员。通讯处被迫停止活动。
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撤销中共中央分局,成立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项英任华南分局书记和新四军分会主席,领导新四军工作。
12月28日湘粤赣边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由湖南桂东沙田开赴崇义县思顺、过埠一带集中整编。1938年1月15日,第二支队开赴大余池江,与赣粤边红军游击队,合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
12月鉴于南康赣县已成立县委,中共赣粤边特委决定撤销中共信康赣县委。1938年2月,中共信康赣县委改名为中共三南县委,机关驻全南县陂头镇杨梅石村,下辖龙南洒源、定南月子岗、全南社迳等3个区委,隶属于中共赣南特委领导。1939年11月,升为中共三南中心县委,机关驻全南县社迳内半村。1941年7月,国民党赣南当局派军警向中心县委驻地进攻,县委机关在突围中被冲散解体。